科大中科院聯手解構遺傳性下肢痙攣與ATL酶關係 有助研日後治療方法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7/17 20:25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神經缺陷引致下肢痙攣屬罕見遺傳性疾病,科大聯同中科院研究發現,一種名為atlastin(ATL)的酶,具有運送細胞內蛋白質的功能,新發現可有助了解ATL與遺傳性痙攣性下身麻痺的關係,為未來治療方法提供線索。

遺傳痙攣性下身麻痺已知與ATL突變有關,惟一直未能解開兩者之間關係。科大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團隊發現,如細胞缺乏ATL,將令細胞內的重要蛋白傳送至細胞表面過程出現嚴重延緩,繼而令人體生理機能失靈,未能執行各項身體所需的功能。

團隊解釋,細胞內透過COPII囊泡運送重要蛋白,再經「內質網(ER)」,傳至細胞表面;不過如缺乏ATL將令內質網「失靈」,因而令運送過程受影響。

研究進一步發現,如ATL經過改造就可糾正以上的情況,可維持蛋白於內質網結構內的流動性,為尋找此遺傳性疾病的治療方法提供新見解。

領導團隊的科大理學院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郭玉松指,研究為ATL出錯可如何導致遺傳痙攣性下身麻痺症提供新見解;而經改造的ALT對治療起關鍵作用,雖然並無相關的醫學知識制訂治療策略,但期望可為這罕見疾病的治療方法提供線索。